[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CB16I0481 《北歐銀色新動力:重拾個人價值的高齡者照顧》
[cecile] 制服背心/ 2016年秋冬新商品, 童裝
圖案短袖T恤/ 童裝
看到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JSHOPPERS 即尚網提供豐富的商品種類,且價格基本同步日本,
發現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CP值真的很高!
網路買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最方便,商品一律從日本直送, 將高品質的日本商品以實惠價格快速配送至海外120個國家,從最新女性流行服飾、童裝、
發現了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好物在JSHOPPERS 即尚網特價,各種男士襯衫、安心的日用品、便利優質雜貨質好又便宜詳細看看!
有以下好多優點
●聚脂纖維, 尼龍, 其他
●背釦2段3列
●肩帶可調節 (正面)
●罩杯內裡為聚脂纖維素材 (吸汗, 速乾)
●中國製
●[下厚海綿罩杯約12mm]
●[罩杯海綿+不織布約15mm]
●[吸汗] (罩杯內裡)
●[速乾] (罩杯內裡)
●[背部設計/ U字型]
CB16I0481
在JSHOPPERS 即尚網訂購 售價比網拍代購便宜最近又有好康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又是中文介面EMS自日本的出貨配送非常快速。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聚脂纖維, 尼龍, 其他
●背釦2段3列
●肩帶可調節 (正面)
●罩杯內裡為聚脂纖維素材 (吸汗, 速乾)
●中國製
●[下厚海綿罩杯約12mm]
●[罩杯海綿+不織布約15mm]
●[吸汗] (罩杯內裡)
●[速乾] (罩杯內裡)
●[背部設計/ U字型]
上網,看開箱文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心得文.試用文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分享文.推薦. [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 評價.比較.最便宜 ,
●聚脂纖維, 尼龍, 其他
●背釦2段3列
●肩帶可調節 (正面)
●罩杯內裡為聚脂纖維素材 (吸汗, 速乾)
●中國製
●[下厚海綿罩杯約12mm]
●[罩杯海綿+不織布約15mm]
●[吸汗] (罩杯內裡)
●[速乾] (罩杯內裡)
●[背部設計/ U字型]
圖文引用JSHOPPERS
----------------------------------------------------------------------------------------------------------------------------------------------------------------
北歐銀色新動力:重拾個人價值的高齡者照顧 每日好書推薦
北歐銀色新動力:重拾個人價值的高齡者照顧
人人平等,學習欣賞。
不但是北歐國家的文化,更是他們老人照顧的基本理念。
有些照顧機構為了讓老人比較熟悉,會在通道上標示實際路名;在屋裡一起動手做麵包,重拾老人的童年技藝;挪威有退休準備學校,提供成人退休到死亡需要預備的課題與教學;丹麥舉辦老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競賽」的目的不是為了爭第一,而是活動筋骨;芬蘭有祖母俱樂部,祖父祖母都能來當志工,尋找新的自我定位;荷蘭有「阿茲海默咖啡俱樂部」,老人與照顧者一起吃點心、喝咖啡、聊天舒壓......
作者記錄北歐國家如何讓老人擁有最舒適、合宜的晚年生活,希望成為臺灣的借鏡;同時呼籲大眾從「心」關懷老人,一起重建老人的個人價值。
各界推薦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
高雄市私立人慈養護之家執行長黃淑珍
新北市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
專文推薦!
作者介紹
周傳久
現任公共電視記者,成人教育博士(研習荷蘭、芬蘭和台灣的老人電視節目)、部定助理教授。曾就讀世新、文化、政大、中山、高師大等多所學校。自1994年開始陸續前往各國訪視兒童、身心障發展及相關的媒體節目。1990年製作運動節目,之後在高雄擔任駐地電視記者。以自費和獎學金前往各國增廣見聞。2004年後較多心力注意他國人口老化發展。2014年後特別留意文化價值、社會處境與照顧服務創新的關係,及如何讓不同國家的智慧可以交流。
曾獲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輔大思恆獎、黃達夫醫藥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美國國務院 IVLP考察及多次卓越新聞獎入圍。
自2010到2014全程參與照管專員及照服員訓練。目前致力透過引介國外經驗和鼓勵跨文化反思對話,鼓勵人人發揮所長,因應高齡社會變遷,增進民眾福祉。
北歐銀色新動力:重拾個人價值的高齡者照顧-目錄導覽說明
推薦序
用心體會老年│邱家宜
將理念化身為「行動」│黃淑珍
投入一份高價值的工作│蔡芳文
CHAPTER 1重要的不只是硬體
1. 關注「人」的需求,營造「家」的氛圍
設計照顧機構的眉角
蚊子空間的再利用
老人關懷據點與日間照顧中心
在丹麥,復健是為了回家
2. 活得舒適,活得開心
哥本哈根的心智障礙者公園
丹麥智障者生活園區
芬蘭祖母俱樂部
3. 活到老,學到老
丹麥民眾高等學校
挪威退休準備學校
CHAPTER 2用心照顧社會連結
1. 音樂背後的力量
對著電話唱歌的牧師
高齡者音樂照顧在芬蘭
2. 「食」在有學問
從熟悉的麵包香裡重溫生活
為長輩備餐的大小事
3. 閱讀的好處多多
看別人的故事激發生活熱情
芬蘭失智者繪本
4. 體貼老人的身與心
協助老人清潔指甲
北歐老人照顧文宣
CHAPTER 3運動是生命之源
1. 動起來吧!
借鏡丹麥老人奧林匹克
如何鼓勵長輩運動
激勵失能老人動起來的奧祕
2. 動得恰恰好
用水中活動延緩失能
老人運動要領
推廣老人健身器材
3. 整合性健康促進方案
CHAPTER 4扭轉刻板印象
1. 歐盟與荷蘭公視的努力
2. 親身參與,投入其中
上電視!銀髮族節目的商機
要戀愛!跳國標舞跳出火花
當志工!服務沒有年齡限制
3. 我不笨!挪威的增能電視臺
CHAPTER 5我的親人我自己
1. 媽媽,您覺得如何──重視失智老人的自主意識
2. 追憶媽媽的一封家書──也談丹麥老人寫作夏令營
3. 岳父大人與數位相機──重操舊業樂無比
4. 與哥哥聊聊退休生活──透過對談釐清想法
5. 掉落的那顆牙齒──用感謝面對年老
6. 寂寞的禮拜堂──我的老人照顧志工經驗
CHAPTER 6照顧者也是主角
1. 同樣需要被照顧
照顧者舒壓團體
荷蘭的「阿茲海默咖啡俱樂部」
護理師張淑蘭對蘭嶼照顧者的照顧
2. 照顧者的養成
以色列透過課程打破對老年的成見
小規模訓練效果更好
說著不同的語言,失火了怎麼辦?
丹麥如何訓練新移民成為照顧者
十四張表格的困惑
3. 照顧服務的熱誠
嘉義居服員的經驗分享
部分失能仍可服務別人
4. 平權思想讓老年快樂
照顧者的核心價值
挪威的「價值管理研究所」
關懷與愛
CHAPTER 7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
1. 以被照顧者為中心
一位失明老人的憂憤
多聽、多問、不斷討論
挪威護理師海倫的和悅與友善
關於老人服務創新要請教老人
2. 向老人的過去致敬
芬蘭退役軍人的光榮
北歐觀點:人人平等,學習欣賞
CHAPTER 8攜手打造高齡友善社會
1. 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為老人服務找資源
2. 高齡化社會的因應對策
推薦序
用心體會老年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
人都會老,但往往要等到真的老了,才能逐漸體會這句話真正的涵義。當爬樓梯上四樓公寓不再如過去理所當然;眼看即將錯過公車卻無法像以前那樣拔足狂奔;看報紙必須換戴低度數的近視眼鏡;或者赫然發現,曾經需要褓抱提攜的兒女們都已經上大學。於是這才意識到,歲月轟轟烈烈,但也靜靜悄悄地流逝了大半,然後,開始認真思考起老年這檔事。
傳久比較特別,他似乎在相對青壯年的階段,便透過觀察與關心身邊的長輩,開始體會到老年人的生活視野與感受。閱讀此書的初稿,除了對他利用記者公私生涯,遊歷北歐各國所考察的社會福利制度與長者照顧經驗印象深刻,最打動我的,是他在書中描述與自己親人相處的經驗。他提到有一次,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堅持要詢問已經輕微失智的母親,關於全家出遊時對餐廳的選擇。在〈媽媽,您覺得如何〉一文中,他描寫從小在父權獨大的家裡:「長久以來,家裡的人好像經常都很擔心不同的意見表達可能帶來衝突,大家因為擔心衝突,所以選擇盡量少講自己的期待,只盼望爸爸的期待有一天能和自己內心的期待像九大行星交會成直線那樣偶而發生。」但北歐經驗卻讓他了解,在對於老年人或身心障礙者的照顧中,「詢問當事人」是照顧品質的重要關鍵,因為那代表對當事人自主意識的尊重與肯定,彰顯人無比珍貴的價值。他在〈追憶媽媽的一封家書〉中,從一封未寄出的家書裡,看到已經去世的母親曾經具有的寫作潛力。他認為,母親如果不是為了四個孩子日夜辛勞,「把拿鍋鏟的時間用於寫作,我相信她會有一番成就。」
透過對老年照顧核心價值的體悟,傳久一併掙脫了自己身上的父權枷鎖。他堅持違拗父親的那次經驗,不但讓母親終於有了自主的體驗,也讓父親卸下了權力者的重擔。字裡行間,作者想要傳達的是,人與人之間若能除卻權力的障蔽,才能用溝通與包容,讓關懷與愛得以開展。
他對老齡心境的細微體察不只對自己的父母,也愛屋及烏地擴及太太的長輩。在〈岳父大人與數位相機〉一文中,傳久描寫他曾經經營照相館的岳父,退休後生活規律平淡。有一次岳父看到他的萊卡鏡頭數位相機,「他看著鏡頭,臉上那種表情,好像他和鏡頭間有無數別人聽不到的『語言』正在進行交流」。岳父審視相機的專注表情讓他印象深刻,感受到岳父對攝影的熱情,他於是決定請岳父親自替他拍攝原本不打算拍的博士畢業照,讓岳父得以興致勃勃地再次「重操舊業」。關於這次經驗,作者想與讀者分享的是:「只要用心觀察,要讓長輩有好的經驗不是很困難,也不一定要花什麼錢。」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老齡照顧牽涉到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兩者間的關係應該如何安排,才能讓照顧的工作進行得更好?作者在書中挑戰了華人社會以順從為孝親之道,以及「有事弟子服其勞」的觀念:「老人,或者一般華人文化裡的成人,似乎很怕失去自己的地位。大家年輕時必須服從長輩、權威,於是等到長大或老了,也要年輕人或晚輩這樣做。俗話說『多年媳婦熬成婆』,並把這種權力關係的不斷複製稱為『倫理』。」要打破此種循環,他建議改採一種「人人平等」的方式:「這裡說的平等是把每個人看得一樣有價值,而且是一樣有無限的價值,所以沒有誰應該控制誰,也沒有誰有權力對別人動粗,或者口出惡言。......在這種關係中,長輩對晚輩有規勸,但不是辱罵和咒詛。在這種關係中,老人獨立自主是理所當然,也是為人的尊嚴展現,而不必因此怨嘆無人隨侍在側。對於子女晚輩如此,對於外傭也是如此。」北歐的老人照顧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如何盡可能透過硬體設施輔助與適度的體能訓練,協助老人維持自主生活能力,因為生活起居能夠自主,是老年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但這與強調老人應該被「服侍」的華人社會傳統觀念卻是相衝突的。
在這本書中,一方面強調受照顧者應該以平等對待照顧者,不論對方是晚輩、外傭,或者專業照顧者;一方面也提醒社會,應該更用心欣賞老年人過去對社會的貢獻,不只是對達官顯貴、社會名流,更該對為社會付出青春歲月的廣大資深公民們。在〈向老人的過去致敬〉一文中,作者舉了芬蘭的「退伍軍人紀念日」慶祝活動為例,描寫活動當天,二戰退伍老兵從安養機構被接到會場:「雖然頭髮白了、行動不便,但有人恭敬接你,把你當年的光榮事蹟重演給你看。老人心裡會知道大家是多麼肯定、感謝他年輕時為大家所做的。還有什麼比這樣看重他更能肯定他的價值,激勵他活下去呢?」根據作者的描述,芬蘭舉行這類活動時不會區分軍階,對各種軍階的官兵待遇都一視同仁,不是只歌頌少數的英雄。這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至少就臺灣經驗來說是如此。
老年遲早會降臨在每個人的身上,而在此之前,身體就會出現某些徵兆,例如一顆補了又補,最後終於脫落的牙齒。在〈掉落的那顆牙齒〉中,作者以自身的經驗來嘗試想像老年的心境:「不久前,我掉了一顆牙齒。我和我經常就診的牙醫有很好的溝通關係,我知道他很努力醫治我的牙,並以延長牙齒使用壽命和維持個人生活品質為前提。......我亦曾到高雄的一
個醫學中心治牙,但實習醫師們通常一看我的牙齒,就會建議拔牙,......這種感覺相當不好,讓我覺得好像進了一個屠宰場。可是我熟悉的那位診所牙醫不會這樣。......我有幾顆原本被醫學中心建議要拔掉的牙齒,又多用了三年或者更久,等到牙齒終於掉下來時,可看到上面有很多不同階段的修補痕跡。我拿著一顆這樣的牙齒,雖然面臨失去,也知道將來得想新的辦法了。下次去看牙時,我一定要對這位牙醫表示感謝,因為從這顆牙齒上的種種『遺跡』可以看到,他已為我盡了一切可能的努力。」
不論醫學如何發達,醫美技術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我們每個人終究都會老去。當面對自己的年老生活,我們希望社會與家人怎樣看待、對待我們?那就是我們今天應該積極營造的老齡照顧的制度與觀念。
閱讀這本書,可以感受作者百分之百誠懇地分享了他的生命感動與人生體會。這不只是一本講北歐的社會福利有多優,老年照顧有多值得臺灣學習的書,也是一本關於起源於日常生活與真實生命的,愛與尊重、反省與感恩的書。
借鏡北歐經驗,打造以人為本的高齡者照顧。
本書透過作者對北歐經驗的體會,反思臺灣目前的高齡者照顧模式,期望打造更具人性化及個別化的高齡者照顧環境。
──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張佳琪
閱讀北歐銀色新動力,讓我有股想要立即體驗老化的衝動力!
當社會正如火如荼地討論養老、長照的錢在哪裡時?書中周氏觀點已經為超高齡社會應有的思維與準備方向做了最好的建議與詮釋。「以老人為本、以被照顧者為中心的照顧價值」,是一種友善、一種哲學;此書讓您我將會愛上老年生活,並懂得如何享受老化過程。
──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事業系(所)所長兼系主任 林佳靜
認識傳久近十年了,在他身上總是可以獲得源源不絕的高齡新知,更精準的說,他總是透過各國的實作案例提醒我們對高齡價值的認知,特別是長期照顧的價值。而這 些令人嚮往的價值,往往根植於一個國家、社會從小到老的教育文化,非單切高齡族群的生態思維。傳久不間斷地透過影片、書本,以及演講、教學,從容地傳遞老 之後的美好價值。更讓我們看見,只要有國家願意為老人、為失能老人細緻地創造價值及提供善解人意的照顧,「老」將促成純熟國度的誔生。衷心期盼著臺灣會有 這一天!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
重心出發,建構銀髮新樂園
未經老過,無法體驗老化對身體、環境互動以及心靈的衝擊。近二十年致力於老人學的教育工作,期盼能導引年輕人體驗、同理、尊重、關懷與欣賞長者,往往因 為年齡差距太遠,而有隔靴搔癢的感覺。即使再多的課程與服務學習,對年輕人的感動,及對服務長者的理念,都無法完整交待。
近年因為自己的身體逐漸 出現狀況,也曾住院多時,在體驗短暫且失能的狀況下,觀察醫療體系及照顧人員對長者的服務過程中,讓我深深思考對一個失能、失智、全身病痛的長者,究竟自 主權及人權的意義,對她/他而言是多麼奢侈。直到看到周傳久先生將近年造訪北歐老人照顧的影片,逐一寫成一篇篇平易進人,又讓人深思的短文,令人會心一 笑。一個簡單的環境改造,經過與長者的討論,營造不豪華卻很温馨的空間;一個看似平凡的動作,內涵對長者的深深關懷與尊重。
此書用小故事講解大道 理,除了用簡潔的文字述說外,更用圖片說明推動老人服務的箇中巧妙。對一般大眾而言,是一本對認識北歐各國推動老人照顧及服務理念的快速入門書。作者更提 及國家政策及執政者對體系的建構、思維的翻轉,讓我們體認照顧環境及服務的改變,原來是回歸長者的需要,貼近他們的心與生活。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老人生活保健研究中心主任
/高齡家庭服務事業碩士在職專班助理教授 李孟芬
芬蘭祖母俱樂部
祖母俱樂部位在芬蘭大城坦佩雷(Tampere),是這個城市教會的組織,成立於一九八九年。到二○○五年為止,有一千名志工。成立以來,因為運作成功而陸續推廣,現在全芬蘭已經有兩百個類似組織,甚至推廣到海外。
組織成立宗旨是源於《聖經》的「愛你的鄰舍」,聽到你的鄰舍有需求,盡可能伸出援手,以現有的、能做的各種技能協助。這是志工性質,但是也結合專業社工,特別是城市的社會福利與健康部門。祖母俱樂部以基督教服務別人的態度從事服務,但是不分服務對象的宗教背景。一九九三年,這個組織的運作模式在芬蘭國家社福與醫療發展研究中心所辦的一項名為「更高品質、更低支出」的研發評比中,獲選為優良模式。
組織招募志工不新鮮,但這裡很鼓勵失業者花一點時間當志工,這是基於認為人有希望幫助別人的本性,而社會上的失業者需要維持生活意義,擔任志工使他們有機會接觸社會。
該組織將志工視為機構照護越來越不易經營以後的一種新資源,並強化志工與專業社工的連結。該組織整合現有資源以滿足社會需求,並且在一種沒有成見的前提下促成彼此合作。如此一來既可以節省社福經費,幫助一些原本在社區需要幫助的老人,能從機構式照顧轉移到非機構式照顧,活得更好。
組織的總部如一個神經中樞,負責招募、聯繫志工,用同一個窗口解決所有問題。該組織永遠在找新志工,可能透過介紹或專業人士引薦;辦公室白天開放,隨時因應各地回報的事項。快速接收並評估各方傳來的需要,然後聯絡專業服務人員或是派遣志工前往協助。
志工可能接到指令從家裡出發,或從這個中心出發,擔負每日臨時或長期的工作。並以專業社工支持非專業志工,包括緊急需求或個人服務,輔導各志工團體協助現場工作(如社福健康中心、居家護理、居家服務團體)。也會根據志工的興趣,安排到合適的機構服務。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368
出版地:台灣
追蹤
出版社追蹤
2976F685B9284FC9
- Sep 22 Thu 2016 04:38
限時6.2折日本直購[cecile] 小胸女孩 美體內衣- 2016年夏新商品, 內衣-推薦JSHOPPERS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